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滨海新区推行‘一企一证’综合改革”主题新闻发布会

发布日期: 2019-12-18     

今日下午,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滨海新区推行‘一企一证’综合改革”主题新闻发布会,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贾堤,市政务服务办副主任刘新佳,区人民政府政务服务办公室主任徐斐,区人大常委会法制室赵志杰出席,人民网、中国改革报、中国商报、天津日报、天津电视台、天津电台、今晚报、津云等20余家媒体参加。

滨海新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贾堤介绍了滨海新区在持续推动行政审批制度创新,构建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审批制度体系方面进行的实践探索和制度创新以及“一企一证”综合改革的总体情况。贾堤表示滨海新区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国家和我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推进“一制三化”改革,围绕构建有利于培育新动能、提升传统动能的体制机制,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发展实体经济为根基,坚持新发展理念,把为市场主体提供更方便、更快捷、更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作为持久的追求,基于此,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今年以来,为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尖刀团”和种好制度创新的“试验田”,新区通过苦练内功缩短审批周期、简化审批流程,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把实践探索转化为一项项的制度创新:

1.全国首创全流程自动化管理制证中心

通过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运用,进一步推动审批程序标准化,实现了审批全流程的公开透明高效;

2.全国首创移动监管体系

审批信息同步推送至监管人员手机端,有效化解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后审批和监管的衔接问题,确保审批之后监管服务跟得上、监管事项全覆盖;

3.全国政务中心系统首创“党建联盟”

把在一起办公的不同系统、不同部门的党支部通过党建联盟连接起来,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为审批工作的互联互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如果说上述多项举措是“内部”优化,那么“一企一证”综合改革的落地则是“外部”提升的最好诠释。“一企一证”综合改革是将一个市场主体开展多种行业经营涉及的多项行政许可事项,整合为一张载明相关行政许可信息的行政许可证。它围绕企业准营的目标,将企业准营涉及的多部门串联审批变为并联审批,合并减少审批材料,压缩审批时限,企业不必再跑多次、办多事、拿多证,实现一证覆盖、拿证即开业,切实降低企业办事的制度性交易成本,营造更加便捷高效、活力秩序相统一的营商环境。

滨海新区政务服务办主任徐斐同志介绍“一企一证”综合改革的背景、实施过程、具体内容、业务流程和对企业带来哪些实惠。以开办一家宾馆为例,营业前需要办理营业执照、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旅馆业特种行业许可证、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证,如果宾馆里再开个超市卖香烟,那还要在烟草局办理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就像跑马拉松、接力赛,因为太专业了,企业耗费的人力、财力、物力也都要乘以五,准入容易,准营太难。

徐斐主任表示,为让企业真切感受到准入即准营的便捷高效,区政务服务办从企业办事角度出发,在滨海新区全域实施“一企一证”综合改革。在不取消现有的各单项许可,不改变许可的实施主体、既有权限、法律效力和法律关系的基础上,重塑政府部门办事流程,将多次申请变为一次申请,多套材料整合为“一张表单”,多个许可证整合为一张行政许可证,将企业原本要在多部门接续跑证变为一次申请,多部门并联办理,从而最大程度上降低企业办事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可以说“一企一证”综合改革是滨海新区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的“二次创业”,是“一枚印章管审批”后的再次创新。

滨海新区人大常委会法制室主任赵志杰介绍出台《关于探索“一企一证”综合改革的决定》的重要意义、出台过程和主要内容。他表示,下一步,新区人大将以“一企一证”综合改革为突破口,在中共滨海新区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为新区强化改革举措,助推国家战略实施和市、区委各项决策部署,在新区落地实施,提供法制和制度创新保障方面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

在媒体问答环节,区政务服务办主任徐斐同志就下一步审批改革的方向,还有哪些创新举措等备受办事群众关心的问题,回答了人民网记者提问。今后,区政务服务办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改革力度,提升审批服务水平。

1.实行滨海通办和滨海统办

“通”是贯通的通,“统”是统一的统。滨海新区2270平方公里,5个开发区,21个街镇,全域内有3个区级政务服务中心,11个开发区中心,21个街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11个众创空间政务服务工作站,14个无人审批超市。

实行滨海通办,就是实现申请人可以在上述60个中心的窗口或自助终端就近就便办理;统办就是全部统一管理,办理事项统一、办理标准统一,区内任意一个中心创新出来、经过实践检验的好的审批经验、好的服务模式,全域推广,统一实施;就是实现滨海人在任意一个中心都能享受到同样高标准的审批服务。

2.抓住企业准营和项目开工的牛鼻子,做好全流程全链条的审批改革

在企业准营方面,进一步推广“一企一证”改革范围,首批10个行业基础上,继续稳步推进,结合市场的现实需求再推出第二批第三批试点行业清单,将更多与企业群众关系密切的行业“一证覆盖”,实现“准入即准营”。

在项目审批方面,进一步推广承诺制审批、并联审批,规范中介服务,通过项目帮办专员靠前服务,帮助项目建设方吃透、用足、用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的各项好政策好举措,实现“拿地即开工”。

3.进一步运用好互联网+的技术加持,推动各部门审批材料共享和不见面审批

依托市政务办统一的“政务一网通”平台,实现各部门数据共享,进一步减要件减环节;同时从办事人角度开发网上办小程序和使用操作攻略,培养网上办习惯,实现越来越多的不见面审批。

4.进一步推动审管联动,放得下、管得住、服得好

适应“一企一证”综合改革需求,制定与改革相适应的综合监管制度,开展各相关部门联合监管。建立健全审管联动机制,加强审管衔接,明确审批和监管部门的职责和工作要求,做到审批放得开,监管管得住。

5.进一步总结推广审批改革经验

滨海新区作为国家改革开放的前沿,承担着先行先试改革重任。滨海新区审批局作为国务院批准的第一家行政审批局,有义务有责任将几年来的行政审批制度创新和审批服务管理经验进行系统的总结,并将改革经验复制推广到其他领域和其他地区。

除了“一企一证”综合改革之外,区政务服务办副主任白冰冰同志,向中国日报记者细数,我办今年在审批改革服务方面推出多项改革措施:

1.升级优化智慧大厅,开通滨海新区政务服务平台

2.建立“五分设”审批流程,杜绝权力寻租

3.服务前移,设立自助帮办服务区,有事就找“红马甲”

4.开通“即办窗口”,首批20个事项实现立等可取

5.为滨海新区11家优秀众创空间授予政务服务工作站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