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更多的企业、群众参与到新区营商环境建设中来,区政务服务办于4月2日下午组织召开营商环境宣讲会。宣讲会首次采用“现场会+视频会”的形式,畅通线上线下双渠道,邀请来自华大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天津海港盛世等企业的7名营商环境监督员,中钢科德、信星国际等众创空间服务站的负责人、中小微企业帮办人员及关注新区营商环境的热心人士百余人参会。
会上,我办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滨海新区政务帮办平台重点板块的主要内容,演示了帮办平台的操作流程,解读了“滨海通办”、“一企一证”综合改革、滨海新区信用承诺审批分级管理暂行办法等改革举措的出台背景、核心要义,向参会人员展示了改革成效,并汇报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改革方向。
滨海新区政务帮办平台
2019年10月,“滨海新区政务帮办平台”上线,相继推出通俗易懂的办事指南查询、帮办超市以及“一企一证”在线导办等服务,靠前辅导、一管到底,极大方便了办事群众。
帮办平台与天津网上办事大厅账号互认,即注册一个账号可登陆两个平台,大大提升审批效率,让企业和群众享受到“互联网+政务服务”带来的更多便捷。
“滨海通办”相关政策
新区在全域推行无差别政务服务,467个行政审批事项下沉街镇受理,全区77项便民服务事项实现“滨海通办”。
“滨海通办”依托滨海新区政务帮办平台和街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社区(村)便民服务站,推进群众办事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受理”“就近办理”“最多跑一次”,通过各部门业务融通、流程再造、并联办理,做到群众办事少跑腿,便民服务“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
“一企一证”综合改革
2019年12月13日,滨海新区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探索“一企一证”的通知》,把一个市场主体开展经营活动涉及的多项行政许可事项整合为一张载有相关行政许可信息的行政许可证。
企业取得营业执照后,只需申请办理一张行政许可证,即满足主营条件,实现准入即准营。目前,滨海新区已经在48个行业推行“一企一证”综合改革,实现民生行业的全覆盖。
根据滨海新区人大常委会《关于探索“一企一证”综合改革的决定》,行政许可证上加载的行政许可信息与原单项许可证具有同等证明力,企业只需在经营场所公示行政许可证,即视为满足各监管部门亮证要求。各监管部门和公共服务部门不得以企业未出示单项许可证为由对其进行处罚或不提供相关公共服务。
信用承诺分级管理
对一些不涉及生态安全、公共安全的事项,可以根据企业的信用度,进行承诺审批。
信用记录良好,完全信用承诺。企业只需提交一张申请表,并做出书面承诺,不需提交其他任何材料,审批部门即当场予以办理并发放许可证照和批文。
无失信记录、未被列入黑名单库,一般信用承诺。审批方式与全市统一信用承诺审批方式相同,但是可依据区政务服务办制定的承诺审批事项和材料清单扩大其承诺范围。
存在违法失信记录、被列入黑名单库,依法依规严格审批,不适用承诺审批。
最简告知承诺制
针对具体事项,推出“最简告知承诺制”,明确企业应当符合的条件、要求等内容, 实行“你承诺、我就批,你不兑现、我就撤销”,最大限度精简申请材料和审批环节,以审管“加法”赢得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减法”。自推行最简告知承诺以来,全区受益企业500余家。
参会人员纷纷表示,这场干货满满的宣讲会让营商环境监督员们对新区优化营商环境的新举措、新政策有了更深入系统的了解,希望今后能多开展这样的政策宣讲会,让新区更多的企业知晓会用。
为持续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再上新台阶,加快推进美丽“滨城”建设,下一步我办将继续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持续营造营商环境氛围,加强营商环境政策宣传力度。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理念,联合多部门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宣讲会。拓展宣传渠道、创新宣传方式,让更多的企业享受改革红利。
二是持续推动实施“一制三化”改革升级版,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站在企业视角,关注企业诉求,倾听企业声音,出台更多惠企便民政策。
三是推动营商环境各项政策切实落地落实。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调动各部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积极性。强化责任担当、积极务实作为,以滚石上山的干劲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各项举措落实落地。